央视网消息:这个假期,各大主题乐园迎来游客潮。中秋遇上国庆,主题乐园纷纷围绕传统文化、亲子旅游创新形式,为游客们带来更加多样的体验。
根植传统文化,彰显国潮魅力。在南京,主题乐园里以《盛世欢歌》《金陵宝藏》秀等为主要内容的街头艺术节与游客见面。拥有200余种水、陆生生物的森海世界将针对孩子开展“文旅+萌宠”“亲子+研学”等项目。作为保留节目的花车巡游、摩天轮灯光秀和焰火秀也将点亮南京的璀璨夜空。
这个假期,为亲子客群提供互动空间,也是主题乐园的一大特点。深圳的这个主题乐园,围绕家庭体验推出新的游玩项目——迷你世界冒险山。
出行平台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主题乐园假期前三天客流量增长三倍以上。
“亚运经济”涌现新活力 特许商品受欢迎
杭州亚运会开幕以来,亚运会特许商品也随之人气高涨。假期里,记者在特许商品店铺里看到,从毛绒玩具到保温杯、纪念徽章、冰箱贴等,都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驻足流连。
走进杭州武林商圈的这家亚运特许商品店铺,不少商品前都围满了前来购买的消费者。在这些特许商品中,有许多是以亚运会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为主要设计元素,这些不同大小规格的吉祥物玩偶成为零售店里最热门的“爆款”。除了可爱的玩偶、盲盒外,很多生活中常用到的小物品也同样备受青睐。
店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亚运会开幕以来,特许商品的销售额节节攀升。在游客流量较大的武林码头店,近几日的销售额更是呈十倍增长。
除了这些憨态可掬的毛绒玩具等商品外,记者发现2023年的特许商品还主打智能化、个性化。
据统计,目前,杭州亚运特许经营上线了17大品类,1100余款特许商品,开设线上线下零售店近1500家。
拓展消费场景 体育消费快速增长
随着亚运会的持续升温,也带动了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江苏南京、海南海口、上海等多地的体育场馆都迎来了不少人。各地积极打造多元消费新场景,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需求。
在南京百家湖商圈,多家大型购物中心都在室内或门前辟出专门区域,安排趣味运动项目聚拢人气。在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的门前广场,一场名为“普通人运动会”的场地里丢沙包、乒乓球、宠物瑜伽等吸引了许多人加入。8天假期中各种运动项目多达25场。
不仅是趣味运动进商圈,大型赛事在假日里也进入到景区里。在苏州东太湖度假区,一场以庆国庆为主题的帆船赛正在举行。30多艘参赛帆船迎着湖风破浪前行,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赛。长假期间,当地依托太湖风光和周边文博场馆面向市民游客推出了30多项文旅项目,从各类展览到演艺、赛事,预计将吸引游客60万人次。目前,周边的酒店预定率已经超过了70%。
在海南,一场精彩的城市跑酷正在上演。参赛选手们不仅能够享受精彩纷呈的竞技表演,还能参与拍摄“跑酷”创意视频。以年轻人喜爱的时尚体育赛事,让市民游客在假期休闲时充分感受当地城市活力,推动海南“体育+旅游”模式深度融合。
国庆期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了包括河北、浙江、湖南、广西等十余个“2023年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满足消费者户外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
【港澳台专线】粤港澳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羊城挥拍 港澳两队首次参赛
中新社广州10月2日电 (记者 王坚)来自粤港澳的逾200名青少年网球运动员2日齐聚广州,参加2023粤港澳大湾区“香港赛马会杯”青少年网球邀请赛。
该赛事1日至3日在广州南沙举行,设置了U12和U14两个组别的男、女子团体赛。参赛选手通过单打、双打结合的团体赛模式进行对决。其中,香港网球总会队、澳门网球总会队为首次参赛。
香港网球总会队教练谭政扬表示,很兴奋能带香港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参加这次比赛,之前香港网球运动员与内地交流主要集中在14岁以上,此次比赛为香港14岁以下的网球运动员与内地运动员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我认识了很多广州和中山的朋友,大家交流球技很开心。”U14组别香港网球总会队队员陈浚晓表示,参赛选手的技术水平很高,让他觉得很有挑战,也很期待后面的比赛。
谭政扬认为,参赛各队选手的水平都很高,尤其是来自广州和深圳的参赛队伍,这对于香港网球总会队队员是一次很好的磨炼,能发现自身的优缺点,更好地进行以后的训练。
该赛事组委会介绍,此次赛事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网球运动的发展,为粤港澳青少年运动员搭建竞技交流平台,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体育文化的交流,持续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全民健身事业贡献力量。(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