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专线】142.3公里,“千岛之国”驶入高铁时代
中新社雅加达10月2日电 题:142.3公里,“千岛之国”驶入高铁时代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我宣布:启用!”当地时间10月2日上午,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按下红色按钮,并宣布雅万高铁正式启用。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停靠的列车。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摄
清脆的鸣笛过后,一辆银色和红色涂装、仿自印尼国宝级动物“科莫多龙”纹理图案的高速动车组列车,驶离哈利姆高铁站,向万隆方向疾驰而去。
雅万高铁全线长142.3公里,从印尼首都雅加达到旅游名城万隆,自此最快40分钟可达。
这142.3公里,当地人渴盼已久。
雅加达至万隆两座城市间有一条修建于100多年前的老旧既有铁路,时速仅50多公里。后来两地开通了高速公路,理论上3个多小时能到,但很难实现。
蒂妮是一名在雅加达工作的万隆人,工作7年来,每周穿梭在两座城市之间。用她的话说:“每次想回家的时候,往往是最堵的时候。”
她“最糟糕”的一次经历,是前一天下午5点下班,7点到车站,晚上12点坐上巴士,次日早上6点才回到万隆的家中。
作为“千岛之国”,印尼的交通问题一直饱受诟病。雅万高铁,带给“蒂妮们”前所未有的“陆地飞行”体验。
图为三名媒体记者从停靠的列车前走过。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摄
“雅万高铁的速度令人震撼,它最高能以时速350公里运营。”鲁坎达·塔亚纳有个特别的称呼——“测速哥”,他因在雅万高铁沿线用测速仪为飞驰的列车测速而走红。他说,雅万高铁为印尼带来了全新的交通方式,让旅程变得更便利、更高效。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蒂妮憧憬着,将来早上坐车去雅加达上班,下班后能赶回万隆陪家人吃晚饭。
10月2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哈利姆高铁站宣布雅万高铁正式启用。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启用仪式。图为仪式现场停靠的动车组列车。李志全 摄
这142.3公里,让“千岛之国”驶入高铁时代。
雅万高铁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佐科说,这是印尼运输业进一步现代化的标志。
雅万高铁所在的爪哇岛是印尼第五大岛,常住人口约1.45亿,是印尼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除雅加达、万隆,这里还集中了泗水、三宝垄、日惹、茂物等印尼主要工商业、旅游城市。
在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部主任维罗妮卡看来,雅万高铁的正式启用,必将为爪哇乃至印尼全国的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这142.3公里,书写中印尼关系的新篇章。
公元4世纪,中国佛教高僧法显来到印尼。600多年前,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并多次驻足印尼。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国会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雅万高铁作为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书写了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印尼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从郑和下西洋到共建雅万高铁,中国是我们的老朋友……”在印尼流行的说唱歌曲《雅万之歌》,歌词中这样写道。
印尼交通部部长布迪曾公开表示,雅万高铁是印尼和中国双方合作共赢的典范,它让印尼和中国的友谊更加紧密。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停靠的列车。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摄
这142.3公里,体现了中国智慧。
爪哇岛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汇处,火山、地震频发。雅万高铁能以350公里时速飞驰的背后,凝结着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方案。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雅万高铁动车组总体主任设计师张方涛说,雅万高铁动车组采用中国最先进的高铁技术平台,为印尼量身打造。
“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超表示,雅万高铁的建设过程,也是中国制造、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在海外的一次集中展示。
这142.3公里,处处凸显印尼元素。
雅万高铁哈利姆、卡拉旺、帕达拉朗、德卡鲁尔四座车站的建筑设计,意向取自西爪哇岛自然山川、滨水海岸的优美弧线和印尼“编织文化”。
雅万高铁动车组车身采用银、红涂装,红色源于印尼红白国旗。列车前端和车厢连接处的红色多边形图,仿自印尼国宝级动物“科莫多龙”的纹理。车厢座椅使用的三种配色,分别取自“婆罗浮屠”塔、印尼国旗和海洋。
雅万高铁动车组,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红色科莫多”,在他们看来,乘坐雅万高铁是件时髦的事。(完)
线上线下观赛氛围浓厚
向拼搏致敬 为奋斗喝彩(亚运纵横)
10月1日,杭州亚运会乒乓球项目比赛继续在杭州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体育馆进行。当日比赛门票上线后,很快便售罄。比赛期间,很多场馆座无虚席。杭州亚运会开赛以来,线上线下观赛氛围浓厚,热情的观众为运动员的出色表现加油喝彩。
7月8日杭州亚运会各项目比赛门票开始上线销售,很多比赛项目受到青睐。仅9月27日一天,就有约20万名观众现场观赛。“整体票务销售情况超过预期。”杭州亚组委票务中心运行团队相关负责人苗崎涛说。
亚运会比赛场馆上座率高,充分体现了观众的观赛热情。杭州市民毛欣已经观看了几场跆拳道比赛,未来几天还打算观看更多比赛。“杭州为赛事举办付出很多努力,新建改建了一些体育场馆,这些场馆也将方便市民开展体育活动。”毛欣说。
亚运会比赛精彩不断,不少体育爱好者从各地赶来,一睹参赛运动员的精彩表现。体育爱好者韦龙宇从北京来到杭州,观看了板球和七人制橄榄球项目比赛。“中国女子橄榄球队在决赛中表现优异,尤其是在下半场敢打敢拼,值得点赞。这种拼搏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韦龙宇业余时间在运营新媒体,推广橄榄球运动。他说:“希望这项运动能够借助亚运会的平台,进一步被大家了解、喜爱。”
杭州奥体中心篮球馆,来自杭州市第九中学的体育老师徐鸿亮,做起了杭州亚运会篮球比赛的现场主持人。徐鸿亮说:“主持人通过组织现场互动,能让比赛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让观众感受体育赛事的魅力。”
亚运会期间,观赛人流密集,交通保障至关重要。为了方便观众观赛,杭州城区的公交、地铁延长运营时间,增加运营班次。此外,为保障亚运城市间的交通,当地还增开了8列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
在服务特殊人群观赛方面,亚运场馆的无障碍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杭州亚运会56个竞赛场馆共设置了约1万处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席位、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坡道、无障碍车位等。特殊人群可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通过无障碍电梯进入场馆,直达无障碍席位。“我们会尽全力保障他们安全、便捷地进入场馆观赛,提升观众观赛体验。”黄龙场馆群观众服务领域副主任王艳说。
亚运会开赛以来,很多网友在线上观赛、讨论。打开主流社交媒体应用,与亚运会相关的内容热度颇高。9月30日晚,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谢震业、葛曼棋分别夺得田径项目男子、女子100米金牌。赛后,相关话题引发网友点赞关注。
参赛运动员也在线上分享比赛感受,与观众互动。中国体育代表团体操运动员张博恒获得体操男子全能冠军后,在社交媒体上向支持他的观众表示感谢:“是你们的信任和支持,让我取得今天的佳绩。”
为提升亚运会线上观赛体验,很多科技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届亚运会直播采用4K HDR超高清视频和5.1环绕声技术制作开、闭幕式及相关赛事公共信号,提升观众在电视和移动端的观赛体验。
杭州多处城市公共空间设置了大屏幕,播放亚运会比赛,吸引了大批行人观赛。“我们鼓励市民参与体验,共享亚运盛会,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事业。”杭州亚组委副秘书长毛根洪说。(人民日报 记者 王亮 李欣怡 窦皓)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