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6月30日电 (记者 范丽芳 李新锁)继今年3月推介首批100个项目后,6月30日,山西省发改委联合山西省工商联,再向山西100强民企和省级协会商会推介项目。
与首次推介不同的是,2023年第二批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活动,邀请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配套融资服务,助力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当天,山西共推介10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90亿元,计划引入民间资本571亿元,包括基础设施项目、社会民生项目、产业转型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目前,29个项目已开工在建,63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8个项目处于研究谋划阶段。
“这些项目都是我们‘货比三家’、精挑细选的,整体质量较高,吸引民间资本的意愿较强。”山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杨韶欣说,山西重大战略任务、重要规划布局、重点工程项目,只要民营企业有意愿参与,“我们都会敞开大门、牵线搭桥、促成合作”。
据统计,截至2023年4月底,山西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有400.02万户,民营市场主体数量占全部市场主体总量的97.7%;2022年,山西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314.5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49.6%,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334.4亿元,占GDP比重为44.2%;2023年前4月,山西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2.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9.0%。
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李剑英说,上述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已成为市场主体的主力军,在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民营经济支撑起山西税收收入的半壁江山,且民间投资在稳经济方面的作用凸显。
为吸引、留住雄厚的民间资本,山西先后出台民营经济“30条”“23条”、促进民间投资“40条”等系列支持政策。2023年起,山西开始按季度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实现省、市两级“1+11”推介全覆盖。
此次推介会上,山西银行副行长秦凯介绍了项目配套融资服务,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副总经理陈凯推介了省属企业项目,太原、大同、临汾、运城4市发改委推介了本地区项目,相关项目单位和民营企业家作了推介发言。(完) 【编辑:朱延静】
中新网圣保罗6月30日电 题:巴西孔院:当六月节遇上“梦想龙舟”
今年六月,中国是夏至连端午,稻香润故土。远在地球另一端,巴西则恰逢庆祝丰收的“六月节”,谷物笑盈黄,邀友聚农庄。连日来,中巴两种农耕习俗、异域风情正在巴西的孔子学院里碰撞火花。
在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中国东北常见的大红牡丹花布挂上了玄关屏风,巴西东北部的向日葵棉布铺成桌布。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叶丹正包着粽子,穿过游廊,用新鲜玉米打浆做的巴西小吃帕莫尼亚刚刚出锅。
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院教师演绎茶道。 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院供图
中巴的异域风情洋溢在孔院庭院的各个角落。中方教员走着旗袍秀,巴西学员们戴上草帽,在五彩缤纷的小旗子下跳起巴西民歌《四方曲》;在“保卫粽子”的拔河比赛之后,是活泼的巴西游戏BINGO竞猜。
孔院学生跳舞庆祝六月节。 林春茵 摄
在塞阿拉州联邦大学孔院里,红色剪纸铰刻出巴西民间故事文化,装点着长廊。巴西女孩莉莲化着梅花妆,唱着《月亮代表我的心》。另一头,孔院的中方院长苏建华正指着剪纸给学生们讲解中巴民间故事中相似的英雄母题。
在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院里,在袅娜茶香中,巴西学生丽娜和李思城吟诵着《渔家傲》,孔院教师张德君泽则和上一首《离骚》。
一手“凤凰三点头”后,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院老师经婷婷为大家敬上一杯好茶,端、品、斟、清,茶香四溢,她介绍说,“咖啡强劲又热情,茶与艺术、文学和美学密切联系,茶和天下。”
“在中国古风电视剧中,我对饮茶、投壶、侠客等等古典文化很熟悉很喜欢。”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孔院巴西学生杨乐告诉记者,影视剧里的古典中国和现实中的繁荣现代化形成很有趣的对比,她想“快快把中文学好,去看看地道的中国。”
“我的梦想,是去中国感受被这门语言抚慰的大地。”曾获得“汉语桥”世界中文比赛巴西赛区中学生组总分第二名的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孔院巴西学生宋娜如是说。
在圣保罗州立大学孔院里,布置着一艘“梦想龙舟”,师生们把心愿条贴到墙上,“Eu quero tirar ferias(我想去度假)”“我想去中国”,一片片“心愿”如同鳞片,拼完整了起航的龙舟造型。
巴西六月节上的拔河运动。 林春茵 摄
圣保罗州立大学孔院外方院长保利诺介绍说,巴西“六月节”起源于葡萄牙,16世纪传入巴西,已演变为当地庆祝农业生产丰收的重要节庆。“我们乐见学生们享受这些活动。”他认为,巴西传统文化“混搭”中国习俗,会让学生们产生新的共鸣。
“文明因交流而丰富。”叶丹说,“孔子学院积极倡导中巴文明交流互鉴,致力于打造更丰富的平台,深化中巴教育合作、人文交流。”(完)